各二级学院(部):
根据教育部《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》(教高〔2019〕6号)等相关文件精神,结合《德赢官网Vwin教学质量专项评估方案》(校监评〔2024〕7号),学校将于2025年6月10日至10月10日开展本科课程评估工作。为顺利完成本项工作,特制定本通知,望各院(部)加紧落实。
一、评估理念与实施
本次课程评估秉持OBE教育理念,通过多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,深入了解课程在教学理念、设计、实施、反馈等环节的优势与特色,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,实现课程与院校发展目标的紧密结合,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课程评估采用学院自评与学校复评的方式开展。首先二级学院(部)成立课程自评工作小组,指定相关课程及负责人参加课程评估,指导课程自评材料收集与撰写自评报告等,完成课程评估自评打分。学校组建复评专家组对课程材料审查和实地访谈、听课后对课程进行复核打分,并撰写复评报告,提出反馈及整改意见。
二、评估指标与内容
本次课程评估共5个一级指标、14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,总评分值为100分。
(一)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适应度
核查教学理念是否贯彻立德树人、OBE理念,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;课程目标是否全面涵盖知识、能力、素质培养,子目标设置合理,与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紧密,且目标清晰可测、具有高阶性。
(二)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
检查教学设计(调研报告、大纲等)科学性;确认教学计划执行,教学日历与培养方案、大纲相符;评估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标准、能否重构转化项目;评估教学方式重点难点及互动效果;考察教学反馈干预及数据应用;评估课程考核各环节规范性。
(三)支持条件和教学队伍对目标达成的保障度
查看授课计划与组织,确保文件齐全、组织有序、管理严格;评估教材及资料丰富度;关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、网站更新;分析团队结构与分工;检视主讲教师师德师风、经验、能力等;从违纪、评教判断教学态度;从获奖、课堂管控评估教学能力;考察团队管理、教研及教师发展。
(四)课程思政开展情况
了解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文件修订、轮次、教师理解研讨情况;统计项目与论文数量;关注媒体报道、荣誉等;考察思政元素设计与融入。
(五)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内容和方式的有效度
确认评价内容覆盖知识、能力、素质,命题与目标对应;评估评价方法、数据来源等合理性;考察师生投入度;通过成绩等衡量学习成效;参考评教开展内部评价;从特色等开展外部评价;查看达成度报告及改进办法;评估是否形成小结及持续改进闭环。
三、课程评估的范围
各二级学院(部)每个专业推选2023-2024学年第二学期、2024-2025学年开设的基于OBE教学大纲的专业必修课程2门(推荐专业核心课程);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公共课部、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选取2门课程参加评估。
四、评估开展及时间安排
6月9日,各二级学院(部)需填写参评课程信息表,并提交至监评中心。
(二)开展课程评估培训
6月12日14:30-16:30监评中心将于图书馆0102报告厅召开本科课程评估培训会议,对课程评估各指标点及支撑材料的准备进行解读和说明。
(三)提交课程自评方案
6月20日前,各二级学院(部)需完成《××学院(部)课程评估自评方案》并提交至监评中心。课程评估自评方案应包含课程名称、课程负责人、课程自评工作小组人员、课程自评工作开展的具体时间、流程及评价方式等。
(四)完成课程自评及总结
9月10日前各二级学院(部)完成课程自评并提交相关材料,包含
1. 本科课程评估自评报告(电子版、签字盖章纸质版);
2. ××课程本科课程评估支撑材料(电子版);
3. ××学院(部)自评总结(含现场图片)(电子版、签字盖章纸质版)。
(五)课程复评与意见反馈
9月25日前,监评中心组建复评专家组对课程材料审查和实地访谈、听课后对课程进行复核打分,并撰写复评报告,提出反馈及整改意见。10月10日前,各二级学院(部)根据专家反馈意见,将课程整改方案及具体措施提交到监评中心。
五、评估材料提交及要求
1.各参评课程所在学院(部)需成立自评领导小组,由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。领导小组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,明确任务,分工到人,强调时间节点,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。
2.各参评课程需严格依照学校统一要求,针对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评估要素,均需提供相应的支撑材料。
3.各参评课程的自评报告和自评总结,须经所在学院(部)教学副院长签字确认,并加盖学院(部)公章。
4. 各学院(部)要优化课程评估期间的工作安排、认真做好本次课程评估的组织、督促、协调工作。
5. 纸质档材料请送至监评中心1128办公室,电子档材料请发送至yangkang@wtbu.edu.cn。联系人:杨康,联系电话:027-88147247。
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
2025年6月1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