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的第四届理事大会上,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大良司长请教研分会组织力量深入研究8项课题,提出:高等教育教学要系统研究,总结提炼 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。摘要如下,讲话全文见《中国大学教学》2016年第8期。
第一,现在我国已经是在学规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,截至2015年,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60所,其中本科高校1219所,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,毛入学率达到40%,预计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%,因此,我们就要研究,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后期走向普及化阶段,如何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标准,培养多样化、个性化的人才,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,如何实施有选择的精英教育,培养引领型精英人才。
第二,对于大学本科教育的独特性大家都很明白,没有本科教育则大学不复存在,没有本科教育的大学等同于科研机构,因为大多数科研机构既开展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,也培养研究生。因此,我们就要研究,如何强化人才培养在大学的中心地位,如何牢固确立本科教育在大学的基础地位,如何形成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,形成专业教育、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跨界培养人才的教学理念。
第三,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强调立德树人、德育为先,因此,就要研究,如何真正把“德”的要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,如何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,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,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。
第四,深化教学改革,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,只有领导的积极性,没有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是很难取得实效的,在校内要在学校、院系和一线教师三个层面上同时推进。因此,我们就要研究,如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如何深化对接学科前沿、行业产业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,如何把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?如何加强课程建设,如何组织编写优秀教材、编写新形态教材,如何深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教学改革,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,如何深化翻转课堂、线上线下互动的融合式教学方式方法改革。
第五,实践教学环节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,也是我们工作中的最大短板。因此,我们就要研究,如何解决这个难题、补齐这个短板,如何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,增加实验实习实训课程和学时,加大实践教学比重,如何整合、建设一批校内实验室、实训中心、创客空间和校外实习基地,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平台和机会,如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的设计和应用,何推进科教结合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,统筹安排学生到实务部门、生产一线顶岗实习,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第六,大家都明白,没有一流的教学管理,很难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。教学管理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,一流的教学管理队伍是打造一流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。因此,我们就要研究,如何加强教学管理,如何形成以学生为本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管理,如何改进课堂教学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,如何推进教学管理改革,如何实施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评价、综合评价、多样化评价,如何实施基于学时、学分、学程、学位的教学管理体系建设,?如何构建基于教学全过程、全方位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,如何推动教师互聘、课程互选、学分互认、资源共享,如何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。
第七,在办学的各种要素中,教师是办学的核心要素。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,有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,才会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,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各类人才。因此,我们就要研究,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,如何加强教师培训工作,如何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,如何推动教师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教学,如何健全教师到社会挂职、锻炼制度,如何营造教师潜心育人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,如何分类指导、分类评价、分类管理,促进教师分类发展。
第八,研究是我们分会的生命力之所在。教学研究分会,顾名思义就应当研究教师的教、学生的学和基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改革创新,因此,我们就要研究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规律、内生动力、外部影响因素和激励机制。
系统研究
开展教学研究、推进教学改革要从实际出发,要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和规律,认清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最深层次的实质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,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很强的工作,教育教学成果的取得影响因素较多、周期较长,尤其是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很难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,简单的数字对比会引出不切实际的结论。我们要真正做到教学研究为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服务。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,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改革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,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也要注重系统性、整体性。
总结提炼
我们现在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改革成果很多,但不成系列,像一麻袋土豆,一打开就散掉了,我们要争取像摘葡萄一样,一拎一大串。因此,建议教研分会组织一些重大课题研究,集成研究成果,出几套系列论丛,比如,“中国特色一流本科教育系列论丛”“中国智慧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系列论丛”“中国风格教材体系建设系列论丛” “中国气派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论丛”“中国模式协同育人系列论丛”“中国方式教学管理改革系列论丛”“中国标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系列论丛”,等等。
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
要营造有利于教育教学研究创新火花竞相迸发、创新思想不断涌流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的环境条件,让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、更加专心地钻研、更加自主地探索,在学术研究、理论支撑、体系建设等方面出一批系列成果、出大成果,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、学科体系、教材体系、人才培养体系和质量督导评估体系。
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我们要充满自信对外开放,学习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,同时通过深入研究、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,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、中国经验,做出中国贡献,我们要有这个自信,要有中国高等教育自信,今天“中国的”会是将来“世界的”。
来源:中国高等教育